服务口迁址、互助互助,为员工健康打下坚实的
发布时间:2025-10-22 10:50
微信图片_20251019134619.jpg.jpg荆楚网(湖北日报)(致向继武、裴曦的信)“有了员工互保的费用,就像多了一份健康保险,治病更有信心了……”10月16日,在建始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一名员工表示感谢。据悉,建始县自2024年11月推出职工互助保险以来,全县已有294家机关事业单位和11家国有企业参保,覆盖职工12301人。截至目前,全县已有663人申请互助资金,报销金额达到65万多元。无论是申请人数还是报销金额均位居恩施州第一。 如何打造安心就业,真正感受到互帮互助带来的温暖和实惠,守护好员工生命的“第二道防线”和健康?建始县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陈绍荣带领职工前往医院,与住院职工座谈,看望企业职工,调研教育、医疗系统职工互助保障申请情况。调查发现,不少员工在办理离职手续时,对申请流程和材料要求不熟悉,往往导致信息不全。他们必须多次往返于医院和单位之间补充物资,这不仅增加了员工的负担,也影响了政策体验。 针对这一服务痛点,县总工会坚持问题导向,推进部门协调,转服务服务,变“被动接受”为“主动服务”。乙对比医保大数据发现,实际报保人数仅占医院数量的四分之一。为此,县总工会主动与县医保局和县两级建立合作机制,精准识别未办理职工集中单位,发出“点对点”催款信,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益。应用程序操作。 县总工会还优化动态服务,建立职工救助“绿色通道”,设立理赔板并放置在医院服务台、结算窗口和各临床科室,构建全覆盖提醒网络。医院对各科室进行专门培训,确保从门诊到窗口工作人员每个人都知规矩、熟悉程序。 在宣传指导方面,县总工会通过现场培训、线上线下多渠道、多次开展政策解读和“案例化”宣传,确保职工“听得懂、算得清楚”。同时,简化申请流程,提供从咨询、填写、上传“一站式”服务,并实行专人快速分析、及时上报,确保互助资金尽快发放到员工手中。服务港的前移,实现了从员工“跑腿”到信息化“跑”、从“事后补办”到“一次性完成”的转变,打通了员工互助和保障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探索出一条优化服务流程、提升员工福祉的有效路径。 服务口岸前移o 简化申请流程。在恩施辰龙精密制造有限公司,消息传遍了400多名员工,患病员工毛某成功申请了三笔共2.7万元互助金。毛泽东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:“当27000多元的互助基金存入我们的账户时,我们一家人的眼睛都红了,这笔钱不仅缓解了医疗费用的压力,也给了我重返职场的信心!” 今年5月,毛泽东确诊患病,给原本平静的家庭带来沉重打击。治疗期间,各项医疗费用累计达2万元。 “当时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让我们喘不过气来,也没有想到吃饭的事。”毛先生说,正当家人无事可做时,公司工会主席得知他的病情后,立即前来指导他申请员工互助医疗补助。县总工会的帮派。 从政策解读到物资准备,公司工会提供全程协助。很快,好消息传来——毛某成功申请了三项职工互助基金,其中包括两项在职职工医疗互助基金(407.47元、1699.09元)、一项大病互助基金(1万元)和一项女性特殊员工互助基金(15000元),共计27106.56元。 “我收到的不仅仅是27000多元的互助基金,还有党、政府、工会‘原生家庭’对一线职工的关心和照顾。”毛泽东说,在最困难的时刻,工会伸出了援助之手,让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,坚定了战胜病魔的决心。 为使员工互助保障更加务实、细致,10月15日,建始县政府、县工商联工会召开联席会议,研究续签2025年在职员工互助保障,推动员工互助保障由“病后救助”向“全程护航”转变,切实保障员工权益,当好员工的“原生家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