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部队向游客进行演讲
发布时间:2025-10-10 11:35
在黄鹤楼东门广场,武汉汉剧院为游客带来《白蛇传》等选段的精彩演出。 (湖北日报实习记者唐学洲 摄) 湖北日报实习记者 唐学洲 通讯员 刘丽媛 宋鹏 姚丽玲 国庆中秋期间,武汉不少艺术团体走出剧院,到美丽的地方,在黄鹤楼下、园博园、吉庆街头搭建舞台,为游客带来戏剧、歌舞、乡土艺术。意想不到的文化呈现,不仅丰富了旅游度假文化的供给,也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文化环境。 黄鹤楼东门广场以及武汉汉剧院带来的《白蛇传》、《天宫图》等选段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。在中场互动环节,观众ce勤奋地走到台上摸索戏曲的动作,更接近老百姓看的传统戏曲。 武汉歌舞剧院在武汉园博园的演出虽然因设备故障而部分推迟,但演员们平静应对,笑称“站在舞台上清唱,离观众更近了”。园博园内歌舞民乐齐鸣,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美好瞬间。 吉庆民俗文化街的武汉说唱团表演更加热闹。湖北大鼓、湖北小调、相声、快乒乓球等,演员和听众即兴发挥成语互动,搞笑带劲,就连孩子上台奔跑的“小相”也被巧妙化解,笑声持续原地。 “表演得太好了,有了风度之后感觉真好。”从河南来武汉旅游的斯朱女士表示,文艺tic活动做了一个简单的看法,“它让文化进入市场,丰富了大家的业余时间。”武汉本地人罗先生和女儿偶然来到这里,被表演所吸引。 “这个项目很令人兴奋,孩子们就是这样。” 对于演员来说,对外表演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考验,更是一次贴近观众、传播文化的机会。 “外部表现有很多不确定性,比如今天有小雨,地毯很滑。”武汉汉剧院青年演员张静文坦言,演员要适应不同地域,在变化中灵活运用。 “我们也很高兴能够在黄乐楼这样的地标性建筑上演出,向全国观众推广汉剧。” 武汉歌舞剧院舞蹈演员李雅婷表示:“对外的表演更加贴近观众,尝试了他们的表现力和灵活性。他说,即使设备出现故障,演员们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演出。“国庆期间,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来到武汉。这样的演出是传播湖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窗口。” 武汉说唱团体相声演员李经纶用行话来形容外在表演的灵活性。 “我们推出了武汉方言节目,让外国游客能够听到真实、系统的武汉方言,给他们耳目一新的体验。” 从剧场到广场,从专业舞台到城市空间,武汉艺术团在这个节日双假期间完成了一场生动的“文艺传递”。表现不再局限于墙面,而是融入城市肌理。成为游客旅途中的惊喜,日常生活中的亮丽色彩。游人拐过街角,便能遇见锣鼓丝竹之声。当艺术走向世界人群以最丰富的姿态,城市变得更加清澈、火热、美丽。